您好,歡迎來到上海程斯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產(chǎn)品型號:
所屬分類:襪子拉伸儀測試儀
產(chǎn)品時間:2024-10-03
簡要描述:折皺回復性測試 織物靜態(tài)拉伸測試儀 測試原理 織物在力的作用下,一定時間后會產(chǎn)生應力松弛和蠕變的現(xiàn)象。本儀器提供加載應力的裝置,通過對已標記的織物做拉伸受力試驗,得到織物的變形情況。
折皺回復性測試 織物靜態(tài)拉伸測試儀
測試原理
織物在力的作用下,一定時間后會產(chǎn)生應力松弛和蠕變的現(xiàn)象。本儀器提供加載應力的裝置,通過對已標記的織物做拉伸受力試驗,得到織物的變形情況。
折皺回復性測試 織物靜態(tài)拉伸測試儀符合下列標準:
ASTM D3107 彈性紗機織物拉伸性能試驗方法中對于特定拉力下的織物拉伸及一定拉力下織物蠕變的試驗要求。
上/下夾持裝置:用于夾持試樣,試驗中下夾持裝置呈懸空狀態(tài)。
砝碼:與下夾持裝置共同構成1.35kg或1.8kg的拉力。
底部托盤:用于放置砝碼與下夾持裝置,方便操作。
轉動輪:使試驗儀器可動,方便客戶合理安排空間。
儀器技術參數(shù)
高度:1500mm
寬度:1200mm
夾頭面積:80mm*20mm
砝碼:
不銹鋼材質
與下夾具構成重量:1.35kg、1.8kg
試驗方法
相關試驗方法概述
本儀器可以用于以下測試:
固定張力下紡織品的伸長:在面料上做好規(guī)范尺寸標記。以規(guī)定的技術條件將一定的力施加在面料試樣上,測定一定張力下尺寸標記之間的距離。面料伸長由面料試樣受力前標記之間的距離和受力后標記之間的距離計算得出。
受力后面料增長:在面料上做好規(guī)范尺寸標記。以規(guī)定的技術條件將一定的力施加在面料試樣上。去掉張力,隔一段時間后測量放松后面料試樣上標記之間的距離。面料增長由受力前標記之間的距離和松弛后標記之間的距離計算得出。
彈性回復:彈性回復是固定張力下紡織品的伸長和/或每個時間間隔對應的面料增長,與初始標記長度的百分比。
試樣準備
按照相關標準,取三對65*560mm的樣品,長度方向平行于測試方向。
將試樣拆紗至寬度為50±1mm,拆紗時從試樣的兩邊拆下大致相同數(shù)量的紗線。
距試樣的一端32mm處折疊試樣,并距離折線大約25mm處縫一條縫線。
注:標準中提到在折線的中間沿試樣的方向剪一小口,為了插入一定重量的釘銷用。由于本儀器的優(yōu)化設計,下夾持裝置直接夾持試樣,無需開口。下圖為下夾持裝置及砝碼。
在試樣的中間部分做寬度至少為250±1mm的標記(沿測試方向)。
4.3 試驗——定張力
將試樣的一端用夾鉗固定,使有折痕的另一端自由懸掛。
測量并記錄標記點間的距離,精確至1%或1mm。
用下夾具夾持試樣,并掛上一定重量的砝碼。
一定時間后取下砝碼,再次測量記錄點之間的距離,計算得出織物的彈性伸長及彈性回復率。
折皺回復性測試儀
主要用途:
折皺回復性測試儀_折皺回復角測試儀器適用于任何纖維純紡或混紡制成的織物測試,檢測試樣在一定負荷下折壓一定時間后的回復能力。
符合標準:
AATCC 128,ISO 9867,ENKA 3061
主要參數(shù):
1. 試樣尺寸:15cm×28cm(6×11英寸)
2. 砝碼:2000g,1000g,500kg,200kg ,累加式
3. 外形尺寸:150×150×330mm(6×6×13英寸)(長×寬×高)
4. 重量:9.5kg(21lb)
折皺回復性測試儀_折皺回復角測試儀器主要特點:
1、帶有支架的底座,底座上固定的圓形鋼盤與上端的活動鋼盤相配合,活動法蘭上配鎖緊銷;
2、4個標準砝碼,分別為2000g,1000g,500kg,200kg;
3、提供全套5英寸×3英寸塑料板,便于評級(1-5級)。
主要原理:
標準大氣條件下,用標準的壓皺裝置給試樣施加預定的壓力,并保持規(guī)定的時間,儀器的整體結構和精密的螺旋柱可保證加載后的試樣產(chǎn)生均勻的形變,從儀器上取下試樣后,重新在標準大氣條件下調(diào)濕試樣并讓其恢復一定時間,然后將試樣與參考樣照對比,評定試樣外觀。
試驗過程:
1.先用壓樣裝置,三塊樣品連續(xù)測試,間隔約1min;
2.將樣品面對面折疊,布邊處用夾子夾住,不超過布邊5mm;
3.有些情況下樣品表面會沾在一起,應使用一片紙或鋁箔,尺寸為18x14mm,注意不要用手接觸樣品;
4.將折疊的樣品放置于兩壓塊之間,并立即施加砝碼,打開記時裝置,等60+2秒后,按照2,3,4準備下一塊樣品;
5.5分鐘之后,快速輕微地將*塊砝碼移開。用夾子將折疊的樣品轉移到測量儀的樣品架上;
6.將紙片或鋁箔拿開,將樣品的一邊放入樣品夾中,另一邊自由懸下,過60+2秒后,再將第2,3塊放入樣品夾;
7.調(diào)整儀器使樣品懸下端與儀器的垂直標記一致,5min之內(nèi)應不斷調(diào)整(使樣品懸下端與儀器的垂直標記一致)以避免重力作用的影響;
8.5min之后,記錄樣品的回復角度.如果下垂端輕微卷曲或扭轉,以通過下垂端中心和刻度盤軸心的垂直平面,作為折痕回復角讀數(shù)的基準;
9.重復以上步驟,再做三塊反面對折的樣品及緯向的正面對折及反面對折(共12塊)。